這幾年來開放高中生選秀,開始有了選秀狀元的話題。以前的選秀狀元大多分為兩種:一種是在國外已經有了名氣的球員,儘管他們大多是被淘汰的,但是已經有了一定的實力和名氣;另外一種是國家隊的主力球員,但是這些業餘球員已經在業餘甲組棒球打滾多年,成熟度也不在話下。 而外國職業球隊淘汰回來的球員,本身已經接受了相當程度的農場訓練,如果本身俱有實力,幾乎馬上就可以成為即戰力,像是最近剛達成「千安百轟百盜」里程碑的陳鏞基;至於國家隊的主力球員,所需要的大概就只是長期比賽的調整經驗,例如「阿甘」蔡仲南。現在的棒球環境跟以前已經不一樣了,隨著各級學校球隊的蓬勃發展,越來越多應屆畢業生投入選秀。這些小鮮肉的特色就是尚待琢磨的璞玉,跟那些已經打開知名度的球員做比較,他們擁有更大的潛力,或許未來性都會比他們還要高,但是不確定性也高。 其實臺灣的高中生透過選秀投入職棒並不是這幾年才開始的,最早在臺灣大聯盟已經做過了試驗,結果是以失敗收場,像是過去曾有位年輕投手一炮而紅,他是穀保的陳志誠。 陳志誠雖然僅有172公分高,但是他的球速卻可以逼近150公里,剛投入職棒那一年可以吃定很多球隊,
九州娛樂城
不過到了隔一年就漸漸吃不開了。另外還有一位王玉鎮(王豐鑫),剛投入職棒時很威,但是也只威了一年。至於在新人的養成階段會做哪些調整呢?青棒、成棒、職棒各個層級有所不同,每逢一個過渡,就要做好調整。青棒階段所面臨的對手大部分是先天條件和技術比較差的,呈現一種弱肉強食的景象,只有強者才能越級打怪。固然在學生時代可以吃定對方,可是這些出眾的身體素質優勢到了職棒就不管用了,你必須找出新的方法且不斷調整,以適應強度更高的層級。 我們經常說甲組有甲組的玩法,甲組的玩法有什麼不同呢?或是說職棒的玩法有何不同呢?首先來看力量,高中以前不宜做太多的重量訓練,但是到了打成棒以後,必須做重量訓練才能更上層樓。 由於重訓的增加輔以其他的訓練方式使得投手的球速越來越快,然而畢竟球速是天生的,還是會有個天花板,因此控球這一部分就成為必須加強的環節。不過除了控球需變得更穩定,同時還得找出幾種能夠制敵的球路,如果只有一招半式,年輕投手將很難找到立足之地。 因此這些高中投手在成為一軍戰力前會有一段調整期,在這段期間內,透過肌力的強化增加球速、穩定控球,並探索自身所屬的禦敵球路,因為這不僅能夠突破身體素質與技術上的極限,也得以因應整個漫長的球季,甚至免於受傷風險。 綜合上述,最終就是要找到屬於自己的「風格」。一個優秀的投手幾乎沒有複製而來,而我們可以看到有不少國家青棒隊的名投,到了成棒找不到自身風格,反而遭到殘酷的現實淘汰。 就像王建民,經過了長時間的歷練,球團準備要升他上大聯盟了;但在上大聯盟的前半年,投手教練Neil Allen再教了他一種新的球路,「讓他的直球會跑」,指的就是伸卡球,這也成為了王建民的風格。於是往後王建民的伸卡球在大聯盟大殺四方,奪得「臺灣之光」的美名。後來王建民受傷,伸卡球的球威不復以往,改採以前拿手的滑球,只是就再也找不回昔日宰制大聯盟的身手。另外職棒的投打對抗之間充滿了陷阱,新人打者除了要想辦法克服力量、速度更強大的投手,還需準備好面臨各種奇怪的球路以及打擊上的死角,
AU8娛樂城
這是因為到了職棒後,職業投手的控球相對穩定,並且還會出現各式各樣的奇怪角度,就算打到也打不出安打,要不然就落入別人的守備陷阱。 例如彭政閔在剛加入職棒的時候,並沒有跟同儕一樣馬上大紅大紫,反而調整了一段時間,才開始以他特殊的打擊風格站穩腳步。那麼職棒和甲組有何不同呢?除了強度又更強以外,另外一個是長期密集的比賽。我們看到很多中職球員在一軍比賽中犯下了連少棒都不會犯的錯誤,這種錯誤並不見得是本身觀念和基礎不好,而是他面對更緊繃的比賽,更容易慌亂,
DG娛樂城
所以必須仰賴大量的高張力比賽練習。 另外,
at99娛樂城不出金
職棒球員在球季期間很難有長期的調整期間,球員必須找到自己的方法,在很短的時間內克服低潮及弱點。 日本有些球員在高中畢業之後,就直接升上一軍,例如早期的桑田真澄、清原和博、松坂大輔到現今的大谷翔平等,還有韓國的姜白虎,他們大多已經打出自己的「風格」,
金旺5298娛樂
例如松坂大輔的球速和怪異姿勢,所以畢業後直接升上一軍,而且能夠屹立不搖。但是如果還沒完成訓練就硬上一軍,那可能會是個悲劇,例如清宮幸太郎現在進行式。另外像吉田輝星,剛打職棒的第一年,只有在跨聯盟比賽時才放出來玩一玩,然後就回二軍養成了;同期的柿木蓮則是仍不曾有過在一軍亮相的機會。 至於說臺灣這幾年有沒有高中畢業後短期內就有機會站穩一軍的球員呢?答案是有的,而且還不少,只不過大部分都被國外球團簽走了,或是現在仍選擇留在業餘等待旅外機會。這些選手在高中剛畢業時,很多就直接被國家隊找去培訓,也能夠在國家隊獨當一面。 隨著中職環境不斷改善,有越來越多的人才也開始選擇留在臺灣成長,像是近幾年受到球探注目的古林睿煬、徐若熙等人(余謙這種在疫情年投身選秀的例子太特殊,暫不談),不過若是要進一步將潘文輝、李晨薰這種身材條件或速度更為出眾的大物新人留在國內職棒,我認為勢必得在培育新人這塊領域做得完善,畢竟職棒選手的打球目標不外乎就是未來挑戰更高的殿堂以及拿到更高的薪水。 目前陳韻文就算是一個相當不錯的例子,
線上娛樂城體驗金
不僅在身體素質、技術上有了顯著的成長,也擁有屬於自己特色的投球風格,並且投出了高水準的成績。若是未來陳韻文能如願順利旅外,並且有更多陳韻文這類的例子出現,我想整體中職環境將會有突破性的成長,包括比賽的精采度以及聯盟的強度等,進而吸引更多觀眾進場與企業投資。不過這絕非一兩天就能辦到的事情,就現階段而言,中職球團在新人養成上仍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圖片來源:運動視界圖輯 想參與更多棒球討論?歡迎到大將軍豪洨專區-什麼都聊廢文區!運動狂人 Sports Maniαc!,